扶阳医学对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
洄溪堂主:王献民
一、什么是脑中风?
脑中风是一种因忧思恼怒、饮食不节、恣酒纵欲、高梁厚味、过用寒凉、晚睡晚起、过度劳累或有效睡眠不足、外感六淫之邪侵袭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合理等因素,导致临床上出现突然昏仆、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,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喝僻不遂者。
因本病起病急骤,变化迅速,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似,因此,古人以此类比,命名为“中风”。本病发病率、病死率、病残率、复发率均非常高,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。本中风与《伤寒论》的太阳中风名同实异,但也有一定的联系、同时更有严格的区别。
二、《金匮要略》对中风的论述
《金匮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说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,此为痹。脉微而数,中风使然。
“寸口脉浮而紧,紧则为寒,浮则为虚,寒虚相搏,邪在皮肤;浮者血虚,络脉空虚,贼邪不泻,或左或右,邪气反缓,正气即急,正气引邪,僻不遂。邪在于络,肌肤不仁;邪在于经,即重不胜;邪入于腑,即不识人:邪入于脏,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”
以上两条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、证候及脉证特点、并与痹证进行了鉴别。
中风病是因正气亏虚,邪气入中,经脉之中气血运行受阻,而多见半身不遂;怎么知道中风是气血亏虚呢?“脉微而数”知之!微脉为气血不足,数乃邪盛之征。
其实中风的脉象不一定都是“微而数”,以此来证明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血不足,邪气客中经脉,阻碍气血的运行所致的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:如若是痹证,只有上肢或下肢局部不遂或无力,这是风寒湿邪侵袭局部肢体所致,应该还伴有肢体疼痛沉重等症状,二者不可混淆,应加以区别。
寸口脉浮紧,寸口指双手两寸脉,浮主表主营卫,在此不是指太阳之表证;其浮脉是指营卫气血不足;紧脉主寒邪痹阻肌肤营卫;也就是说卫阳营气不足,营脉空虚,卫阳卫外无力,寒邪侵入肌肤络脉。
“浮者血虚,络脉空虚”是由于络脉之中气血亏虚而不能充盈,肌表卫阳不足而不能外固,则风寒之邪乘虚而入;由于正虚不能抗邪,因此,邪随虚而入,留着于络脉空虚之处;即所谓“正虚阳弱之处,既为留邪之所”。
受邪的一侧因络脉之气不足又有邪居,经络之气运行迟缓、或受阻,导致肌肉无力牵拉,而导致此侧肢体不能正常使用,则临床上就见到受邪的一侧的肌肉松驰无力,即所谓“邪气反缓”。
相反,无病的一侧,气血运行正常,皮肤肌肉正常有力,因此,相对的就显示出正常的一侧肌肉拉力充足,把有病一侧牵拉到无病一侧,则无病一侧就如挛急之状,即所谓“正气即急”。
由于受邪病缓的一侧,被无病的一侧所牵引,于是,出现了口眼斜,即是“正气引邪,僻不遂”之意。
中风的第一步就是“寒虚相搏”;由于邪中表浅之络脉,致使营卫之气在肌肤中运行受阻,而出现了肌肤麻痹不仁的症状。
中风的第二步,“邪在于经即重不胜”;病邪中侵犯了经脉,则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经脉,因此就会出现肢体沉重无力的症状。
中风的第三步,即中“腑”。胃为六腑之总司,风邪中腑,多为阳明之腑中风;腑为阳,易于化燥化热,阳明热盛,蒸其津液,结为痰涎,蒙蔽神明,故不识人。中腑表现多为闭证的临床特点。
中风第四步,即中“脏”,临床表现“舌即难言,口吐涎。”此指心,舌为心之苗,五脏六腑之精气皆通于舌;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邪入心经则舌纵难收,更不能说话,廉泉开而不闭,则口流涎不止。中脏的表现多为脱证的临床特点。
《金匮要略》此种分法,为后世的中风证的分类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后世的分类即:中络、中经、闭证、脱证四类。
“寸口脉浮紧”脉浮应为浮而无力,如“脉微而数,中风使然”,其脉微即是脉浮而稍微弱一些;上下文对照,应为双寸脉浮而稍弱,这是肌肤营卫阳虚不固;脉或数或紧,均为风寒之邪,乘虚而入肌肤经络,并客居在阳气不足之处,导致中风病的发生。太阳病中风,其脉“阳浮而阴弱”,阳浮是六脉均浮,阴弱是六脉沉取稍弱;而脑中风证也会因太阳营卫之气不足,卫外无力,邪客虚处而患中风病。
风寒之邪侵袭营卫,导致营卫失和;若出现发热,脉浮紧或缓或数,恶风寒,汗出,颈项强痛为主证者为太阳中风证。这是因为营卫之气还没有虚到无反抗能力的地步,由于有抗击病邪的能力,所以出现了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。
如若营卫之阳气虚的比较严重,感受风寒之邪后,无力抗邪,邪随虚入住气血虚弱之经脉之中,外邪与伏邪合并凝结,经脉瘀阻更为严重,就成了现在的真中风了。因此,由于肌肤营卫阳气虚弱的程度不同,二者的发病虽然相同,其临床表现则异;所以,二者即不能混淆看待,又有相对应的联系。
三、西医对中风病的理解
中医的”中风病”,即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。按照西医学对脑损伤的性质,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。
缺血性脑血管病:可分为暂时性脑缺血发作、脑血栓形成、脑梗死、脑栓塞等;临床常见有,短暂性的脑缺血症、可逆性脑缺血症、动脉硬化性脑血管大面积梗死、腔隙性脑梗塞、高血压脑病,脑急性栓塞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等。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,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。可分为外伤性(继发性)与非外伤性(自发性)两大类。
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急性脑血管病,好发于40-60岁的中年人,儿童或老人也有发病;如动脉瘤、脑血管畸形、有家族史的患者、高血压病、女性性早熟等人群。
以上病证经过救治,有的可能永远失去了生命,有的虽然保住了性命,但导致了身体的残疾,则形成了脑中风后遗症;有的可以基本或完全得到临床恢复。
无论怎样合理的治疗,只要患过脑中风病,无论病情轻重,其对脑部的创伤一定存在,因此,预防脑中风的再发生,尤为重要。
脑部血液循环的生理、病理与其它组织不同,因为,脑组织没有氧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储备,一但脑血管病发作后,也就是形成脑缺血或脑出血时,会迅速导致脑组织缺氧和营养物质的缺乏,很快就引起脑功能素乱和脑组织损害。
根据病理学,导致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有三个:一是血管的自身免疫失衡:导致血管内膜免疫性炎症,而形成血管内壁水肿、增生、血管平滑肌收缩变性,致使血管腔逐渐狭窄硬化、斑块形成,为脑中风的发病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二是机体的急慢性炎症反应:由于炎症反应,抑制了保护血管的物质在炎症的作用下,合成减少,尤其是血液循环系统的炎症反应,致使血管壁逐渐变性、弹性变差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。
三是氧化应激增加:氧化应激增加,也就是抗氧化物质减少,使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,产生了对血管壁的保护降低,则对血管的损伤就会增加,由于对血管壁的损伤是渐进性的,经过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人体的动脉血管逐渐被破坏,最终导致了脑血管疾病或其他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四、中风的病因病机
一)病因
1.贪食生冷、肥腻及相关饮品:导致脾胃损伤、阳气受损,痰湿内生,阻碍经络运行,痰湿瘀滞到各经络脏腑;脾胃伤则气血生化减少,水混贮而气化衰弱,此类患者,大腹便便,气喘吁吁,头汗出严重,也叫“蒸笼头”,睡觉时常能将枕头浸湿或湿透。由于经络瘀滞,白天阳气出而夜晚难以收,阳气飘浮在外,形成内寒外热的格局;久之,阳气精气越耗越少,垃圾堆积越来越多,为中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2.熬夜:现代人的生活丰富多采,联系我们晚上至凌晨三四点才睡觉或整夜不睡觉,起床多在下午二三点钟,或夜兴而昼睡;阳气该升发之时不能升发,该收藏之时不能收藏,阴阳颠倒,违备了精气收藏的规律,致使阴精消耗量增加,而收藏补充量锐减。
人体的精气是有定数的,天天要使用、更需要天天得到补充。一个人天天在消耗自己的精气、阳气而得不到补充,其结果可想而知了。人体的精气就如汽车充的电或加的油,当你每天大油(电)门开车,又不及时充电或加油,其结果是跑不动了;人体也是一样,长期消耗自身的贮备而不加以补充,就很难使身体健康,并且导致中风或患其他严重性疾病的风险增加。
3.情志所伤:五志过极,过喜过怒、过悲过思、过忧过恐,均能引动内风而发生中风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说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”临床中暴怒、过悲、惊恐、久思、兴奋过度等等,均能诱发脑中风。
《外台秘要·中风》说:“此等诸风,形候虽别,寻其源也,俱失于养生,本气即赢,偏有所损,或以男女,或以饮食,或以思虑,或以劳役,既极于事,能无败乎?”
4.劳累过度: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说: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。”也就是人身的阳气,反复扰动太过,则向外向上亢奋不敛不藏,既耗阴血阴精,又损伤阳气,化风躁扰清阳,则中风可发。再者,纵欲过度,伤精损髓,精亏而阳浮于上,既发中风。
5.气候变化:一年四季,均可发中风;但是,发中风与四季的气候变化亦有密切的关系。如入冬骤然变冷,寒邪入侵,影响血脉运行,阳气潜藏受阻,而张于外、菀于上则中风病高发。早春骤暖,值厥阴风木主令,内应于肝,若冬不藏精,则应肝而风动,亦是高发中风之时节。再者,六淫损伤,经脉被阻而发中风病亦不少见。
(二).病机
1.阳气浮越:阳气浮越,是因脏腑精气亏耗,营血不足,阴阳失调、气机郁阻、经脉不畅等,致使阳浮于外、郁于上,而难以实现阴阳交泰、精气阳气的收藏,则导致中风证的发生。
临床上造成阳气浮越的原因甚多,特别是现代人,多湿、多痰、多寒凝、多阴毒聚积、多阳气不足、多血瘀、多气郁、多气血不足、多精气亏耗,导致阳气能发而不能收,能越而不能藏,形成外热而内寒,外放而内凝,肝气逆上而化风,迫血上涌,成为中风危候。
清·曹仁伯在《琉球百问》中说:“中风一证,无论夹痰、夹气、夹火,总以阳虚邪害空窍为本。
2.五志过极:刘完素在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为病》中说:“所以中风瘫痪者,非谓肝木之风实甚、而卒中之也,亦非外中于风雨;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,而热气怫郁,心神昏冒,筋骨不用,而卒倒无所知也,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过极而卒中者,由五志过极,皆为热甚故也。
刘氏的“五志过极”说,在临床中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,特别是现代社会,更能感受到其临床价置。
3.痰阻经脉:清"林之翰在《四诊抉微·察形气》中说:“肥人多中风,以形厚气虚,难以周流,而多瘀滞生痰,痰壅气塞成火而多暴厥也。
”痰分风痰、湿痰、热痰。风痰,多因内风旋动,夹痰逆窜经脉,蒙塞脑窍而病发;湿痰,常因气虚而生,喜高梁厚味,贪食生冷食物及饮品,贪图安逸阴凉生活,致气虚湿痰阻塞经络,临床多见半身不遂,言语不利诸证;热痰,因痰湿内郁,气机阻滞不通,郁久化热,与痰湿相合,痰热上闭清窍使然。
清·沈金鳌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中风源流》中说:“中风,风乘虚而为病。向来惟东垣主虚,而河间则主火,丹溪则主痰,似乎各异不知惟虚也,故无根之火发焉;惟虚也,故逆上之痰生焉。特东垣举本,河间、丹溪各举其标耳。未有痰与火之发,不由于虚者也。
4.气机失调:李东垣有“正气自虚”之说,气虚既生湿生痰,气虚血液经脉运行阻滞;气血运行不畅而气郁,郁久则化火,火盛则扰神而不眠,更耗阴血精液则动风。气运不畅则气逆,血遂气逆上壅清窍,则中风成也。
因此:脑中风均与气虚、气郁、气逆与痰浊、瘀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,是为发病的主要病机。清·沈金鳌在《杂病源流犀烛》中又说:“夫人身之气,根于脾,主于肺,苛脾气充盛,自能健运,内因之湿何由生?外来之湿何自感?痰自不能为惠矣。然则痰之壅逆,非由气之虚弱不能健运乎!亦可知曰火曰痰,总由于虚,虚固为中风之根也。惟中风之病由于虚,故腑虚则中腑,脏虚则中脏,血脉虚则中血脉,而其证各别。”
5.瘀血内阻:血瘀之成,或因暴怒血菀于上,或因气滞气血不能畅行,或因气虚运血无力,或因感寒收引气血凝滞不行,或因热灼阴津,液耗血滞等,本病之病机,总以各种原因导致气血瘀滞,经脉不通而致中风。
多以暴怒血菀和气虚血滞发病率最高。清·王清任对气虚血瘀有一段精辟的论述:“夫元气藏于血管内,分布周身,左右各得其半,若元气充足则有力,元气虚则无力,元气绝则死矣。若十分元气,亏二成,剩八,各半身仍有四成,则无病;若亏五成,剩五成,各半身只剩两成半,此时虽未发生半身不遂,已有气虚之症,因不痛不痒自不觉,经络已空虚,有空隙之时,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。若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,则右半身无气;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,则左半身无气。无气则不能动,名曰半身不遂。
“经脉者,所以能决生死,处百病,调虚实,不可不通也。”因此,能使经脉运行正常而通畅,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关键,不但指心脑血管疾病。但是在临床治疗中,要使经脉通畅,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,是要有一定的先决条件。
首先要有推动经脉通畅的阳气,其次要有保证阳气充足的物质基础,即精和气血的充足,其三要有详实准确的辨证方法和理论基础,其四要有精准的治疗手段,无论外治或内服药,其五要有高品质的治疗药品,或高超的治疗手法。这五项都要完全具备,才能达到“决生死、处百病、调虚实、通经脉”的目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CBA第一阶段结束,你想到北京男篮会登顶?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