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4:25点击次数:92
中医外治的脐疗方法,采用激发经络之气,调控身体之理,达到疏通气血、调理脏腑的功效,以实现预防治疗身体疾病的目的。
——题记
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中就有脐疗的有关记载。脐疗这种方法源于民间,是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,或在脐部施以某些如艾灸、针刺、热熨、拔罐等物理刺激,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,脐疗操作简便,安全稳定,副作用少且无痛苦,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还是不错的,尤其是近些年,用于养生保健、延年益寿、美容等方面更是多见。
图片
一、感冒图片
图片
1、葱椒膏
药物:葱白50克,胡椒1克。
用法:混合捣烂成膏状,敷于脐上,外以纱布、胶布固定。最好再用暖水袋在脐部熨烫,同时服热姜汤水一杯。每日1次。
方解:重用葱白辛温通阳发汗,疏散肌表之风寒,配胡椒散寒,助其发汗解表之功,合而成为散寒发汗之剂,故可治风寒表证,寒邪偏胜,症见恶寒明显、发热无汗者。加百草霜同捣为丸,既可治外感头痛,又能治里寒腹痛。
2、感冒散
药物:淡豆豉30克,连翘15克,薄荷9克。
用法:混合研末,用药粉20克,加入葱白适量,烂如膏,敷风池、大椎穴;再用药粉15克,冷水调为糊,敷脐上,固定3~8小时,每日1次。
方解:薄荷、淡豆豉辛凉解表,疏散风热;连翘透热达表,清热解毒。三药合用,轻清宣透,疏风清热,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怕风、咽喉不利之症均有疗效。
3、葱翘敷脐法
药物:葱白30克,连翘15克。
用法:混合捣烂,纱布包好敷脐,待要出汗时,急喝白开水一杯,以加速发汗。
方解:葱白辛温不燥,发汗解表;连翘轻宣疏散,清热解毒,二味相合,发汗退热而透解表邪,用于外感风热、发热无汗、头痛咽痛之症。
4、葱姜麻黄糊
药物:生姜10克,葱白30克,麻黄6克。
用法:混合捣烂,敷脐部,置热水袋熨之,该被发汗。
方解:方用发汗要药麻黄以散寒解表;生姜、葱白温散寒邪助其发汗。三者配合,发汗而解除肌表之风寒表邪,可治风寒感冒、恶寒发热、头痛无汗之症。
5、葱姜豆豉饼
药物:带须葱白、生姜、豆豉各6克。
用法:三味药混合后,加食盐适量,捣作饼烘热敷脐上。
方解:葱白发表通阳,豆豉解表而和中,二药合用名日葱豉汤,为发汗解表之常用方。本方加生姜辛温解表,汗出而表证除;加食盐又名葱豉姜盐散,也可治小儿大便不通者。
6、盐熨法
药物:盐适量。
用法:盐炒热熨脐部。
方解:食盐味咸而性善下行,炒热熨之,有祛风邪、解邪毒、消胀满、引火归原之功。《外台秘要》用本方治疗传染病大流行以后,两胁胀满,吐泻腹痛、二便不通、亡阳厥逆等诸症。
图片
二、咳喘症图片
图片
1、决明莱菔散
药物:决明子90克,莱菔子30克。
用法:上药共捣碎为末,敷脐部,外用纱布包扎。
方解:莱菔子化痰止咳平喘;决明子清热解毒。二药合用有清热化痰、止咳平喘之功,治痰多黏稠、咳嗽胸闷之症。
2、麻杏石甘散
药物:麻黄10克,杏仁9克,生石膏15克,甘草6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,每次取药末3克,温水调糊,敷脐部,每日换药1次。
方解:麻黄辛温散寒,宣肺平喘;杏仁降气止咳定喘;石膏清泄肺热;甘草既祛痰止咳,又调和诸药,综合具有辛凉宣泄、清肺平喘之功,肺气得以宣畅,肺热得以清泄,则喘咳之症可愈也。故此方可治咳嗽气喘、痰黄黏稠、发热口干、苔黄脉数之症。
图片
三、腹胀腹痛图片
图片
1、风油精
药物:风油精适量。
用法:将风油精数滴滴人肚脐,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。
方解:风油精有消炎止痛之功,故用于受凉、饮冷引起的寒性腹痛,效果颇佳。
2、消胀糊
药物:厚朴1克,积壳1克,香附0.5克,柴胡0.5克,半夏0.5克,茯苓0.5克,姜汁少量。
用法:上药混合研末,姜汁调成糊状,敷于脐上,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,每次12~18小时。
方解:厚朴、积壳消积除满;香附、柴胡疏肝理气;半夏、茯苓健脾化湿;姜汁温里和中。诸药合用以消积除满、行气止痛。
3、丁桂散
药物:丁香、肉桂各等份。
用法:二味研末,适量敷脐上,胶布固定。
方解:丁香、肉桂味辛气香性温,主入脾胃之经,具有良好的温中散寒止痛作用,用治脘腹冷痛,可外用,也可内服。另加胡椒温散寒邪,加强功力,达到祛寒止痛止泻之效。
4、香连丸
药物:木香、黄连、醋各适量。
用法:香连丸加少许醋研调匀,外敷脐上,纱布掩盖。
方解:黄连苦寒,清热燥湿,泻胃止呕;配以木香辛温,既能行气治痢而善治里急后重,又能制黄连苦寒败胃偏胜之性。二药合用,辛开苦降,一寒一热,相反相成,为治湿热泻痢、脓血相兼、腹痛、里急后重的常用中成药。内服与贴敷并用,效果更佳。
5、枳壳陈皮散
药物:积壳、陈皮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研末,炒热熨脐部。
方解:枳壳善消痞满,治疗胃扩张;陈皮和中,行气消胀。二药配合,相得益彰,适用于脾胃气滞、痞满作胀、胃腹疼痛等症。
6、鸡子收阴气法
药物:鸡子数枚。
用法:鸡子放脐眼内,一时一换,四五换即将阴气尽收于内。
方解:阴寒内盛,腹中冷痛,温按则痛减,舌淡苔白者,用鸡子敷脐,具有收阴气、拔寒邪、缓急止痛作用。
图片
四、急性肠胃炎图片
图片
1、隔盐灸法
药物:大青盐30克。
用法:将大青盐炒后研末,填满脐部,上用大艾炷灸之。
方解:青盐温肾暖中、祛寒止痛,可治虚寒腹痛、呕吐泄泻之症。
2、艾叶熨脐法
药物:艾叶30~60克。
用法:艾叶放锅内,加白酒50克拌匀炒热,用布包住,熨脐部,反复炒热熨之,1小时以上。
方解:艾叶性温气香,暖气血,温经脉,逐寒湿,止冷痛,可治寒凝气滞、脘腹冷痛、呕吐清水之症。
3、白芷小麦糊
药物:白芷60克,小麦粉15克。
用法:白芷研末,与小麦粉混合,以食醋调为糊,敷脐上,纱布固定。
方解:白芷祛风散寒,止胃腹冷痛;小麦和中固肠止泻。二药配合用祛寒止痛、和中止泻,可治脘腹冷痛、呕吐泄泻之症。
4、温中祛寒散
药物:吴茱萸50克,小茴香75克,干姜50克,公丁香50克,肉桂30克,胡椒5克,山楂20克,生硫黄30克,华茇25克。
用法:上药共研细末,装瓶备用。用取30克药末,白酒调成糊状,热敷脐部。
方解:吴茱萸、肉桂暖脾肾,逐寒湿,止腹痛;公丁香、小茴香、胡椒、荜茇、干姜温中焦,行气滞;山楂消食积,止泄泻;生硫黄补命门,涩肠泄。诸药合用,温里散寒、行气止泻,可治脾肾虚寒、脘腹冷痛、呕吐泄泻、苔白脉沉之症。
5、附子理中汤
药物:附子10克,干姜6克,人参8克,白术10克,炙甘草3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,煎汤敷腹部,并炒熨之,以麝香虎骨膏贴脐。
方解:以辛热之附子、干姜为君药,温中焦脾胃而祛散里寒;人参大补元气,助运化而正升降,为臣药;炙甘草益气和中,为佐使之用。诸药配合,中焦之寒得温热而去,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,清阳升而浊阴降,运化健而中焦治。所以,中气不足、暴受风寒、霍乱吐痢交作、不欲饮水者,或饮食不节之脾胃虚寒证,均可用此方。
图片
五、泄泻图片
图片
1、大顺散
药物:干姜10克,杏仁10克,肉桂10克,甘草10克。
用法:上四味药研末,炒熨胸背,并敷脐部。
方解:用干姜、肉桂二药温阳祛寒为主药,甘草益气和中为佐药,杏仁宣化湿邪为使药。四药合用,可使阳气旺,寒邪去,泄泻止,转逆为顺,故名大顺。
2、五枳散
药物:苍术、陈皮各15克,白芷、半夏、厚朴、枳壳、桔梗各10克。
用法:七味药共研为散,炒熨胸背,并敷脐部。
方解:白芷祛风邪;苍术、厚朴化湿邪;陈皮、枳壳行气滞;半夏、桔梗化痰浊。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半夏、枳壳合用,又能和胃以助运化,使风、湿、气、痰、食诸积得去,则病自愈。
图片
六、便秘图片
图片
1、枳实盐熨法
药物:积实15克,麸皮500克,盐100克。
用法:上药共合炒热,以布包熨脐部,每次2小时。
方解:积实破气消积通便,盐软坚泻下作为主要部分,佐以麸皮和理中焦,故可治便秘腹胀之症。
2、大戟红枣膏
药物:大戟粉15克,枣肉6枚。
用法:上药混合捣如膏,敷脐部。
方解:大戟苦寒峻下,攻积通便;枣肉甘温和中,缓其峻急。二药合用有攻积通便之功,治疗大便秘结、欲便不得之症。
3、便秘饼
药物:葱白50克,生姜30克,食盐15克,淡豆豉6克。
用法:上药混合捣烂成饼,放火上烘热,敷于脐上,用绷带固定,冷后烘热再敷,一般12~24小时气通自愈。
方解:葱、生姜温里通阳;淡豆豉疏散郁热;食盐引药下行。合用有温阳通便之功。阳气宣通,寒积食滞可消,故可此方可治疗大便艰涩、腹中冷痛、喜热怕冷、四肢不温等症。
4、芒硝大黄水滴法
药物:生大黄10克,芒硝7克。
用法:上药水煎浓汁,放凉,滴药汁入脐中。
方解:大黄苦寒清热泻火,攻结通便;芒硝咸寒软坚泻下。二药合用荡涤肠胃,热结燥屎,故可治大便干结、数日不解,面红身热、口干口臭、苔黄燥、脉滑数之症。另有一方名曰大黄散,单用大黄10克,研末调白酒成糊敷脐,其治效同。
图片
七、中风图片
图片
1、大活络丹敷脐法
药物:大活络丹1粒。
用法:用白酒将大活络丹调软,敷脐部,外用纱布、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。
方解:大活络丹能祛风湿、益气血、通筋络。原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口服药,用于脐疗治中风半身不遂之症,属异途同功。
2、巴豆纳脐法
药物:巴豆8粒。
用法:将巴豆去皮捣烂如泥,用布包后填入脐中。
方解: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,既能通利关窍,又能温下寒积,故可治中风神昏、喉中痰壅、四肢抽搐、大便秘结、身冷面青、苔白腻、脉沉迟之症。用之敷脐,较口服更为安全。
3、中风回春散
药物:黄芪、羌活、威灵仙、乳香、没药、琥珀、肉桂各适量。
用法:上药压末,用醋或酒调成糊状。1次用10克敷脐上,以麝香虎骨膏固定,热水袋敷脐0.5-1小时,开发一个直播软件多少钱临睡前敷药,第二天早上取下。
方解:黄芪益气通络;乳香、没药、琥珀活血祛瘀;羌活、威灵仙、肉桂通络利痹。综合具有活血祛瘀、益气通络之功,以治中风半身不遂之症。
图片
八、失眠图片
图片
1、丹硫膏
药物:丹参20克,运志20克,石菖蒲20克,硫黄20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,装瓶备用。用时以白酒调成膏状,贴敷脐中,胶布固定,每晚换药1次。
方解:丹参养血安神;远志、石菖蒲宁心安神;硫黄补火,交通心肾。合用具有较强的安神作用。
2、硫珠丹
药物:珍珠层粉、丹参、硫黄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共研细末,备用。每次取药末0.25克,填脐内,每5-7日换药1次。用于失眠。
方解:方用珍珠层粉清心镇惊宁神;丹参清心安神;硫黄温肾补
火。诸药合用交通心肾,宁心安神,故可治失眠、心悸怔忡、烦躁不安之症。
3、黄连朱味散
药物:黄连6克,朱砂5克,五味子5克。
用法:上药研粉备用。每次用取0.3克填脐内,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1次。
方解:黄连、朱砂清心安神;五味子宁心安神。三药合用有清心宁神之功,心火清则心神安,故可治心火偏旺、失眠不安、烦躁不宁、舌红脉数之症。
图片
九、带下图片
图片
1、补益止带熨
药物:党参10克,白术10克,甘草8克,炮姜9克,炮附子9克,补骨脂10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,用米醋炒热,装布袋内敷于肚脐,冷后再炒,再敷,每日1-2次,每次30分钟,7日为1个疗程。
方解:党参、白术、甘草益气补脾;补骨脂补肾涩精止带;炮姜、附子散寒温阳。诸药配伍,具有补脾肾、固冲任而止带之功,适用于脾肾阳虚、带下量多、绵绵不绝、如涕如唾、色白无臭、腰腹冷痛、纳少便溏、神疲倦怠、面色萎黄或苍白、舌淡苔白、脉缓弱等症。
2、益脾止带饼
药物:醋炙白鸡冠花8克,酒炒红花8克,荷叶3克,白术3克,茯苓3克,净黄土30克,车前子15克,白酒适量。
用法:净黄土人锅内炒至黑褐色,再将诸药研碎成粉末并倒入黄土中同炒片刻,旋以白酒适量注入烹之,待半干时取出,做成1个药饼敷脐。
方解:白术、茯苓健脾燥湿而止带;配荷叶升脾阳止带下;车前子利湿浊止带下;鸡冠花、灶心土、炒红花收敛固涩而止带。诸药配合,有较好的利湿止带作用。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,见带下量多、色白质黏、神疲乏力、胸脘痞闷、纳少便溏,或见形体肥胖、苔白腻、脉弦滑的患者。
3、盐艾熨
药物:盐100克,艾绒30克。
用法:二药炒热,每次熨脐部30分钟。
方解:盐暖脏祛寒;艾通经脉,运气血。二药合用有暖宫止带之功,故可治带下清稀如水、少腹冷痛。
4、鸡冠散
药物:醋炙鸡冠花、酒炒红花、荷叶灰、白术、茯苓、陈壁土、车前子各8克。
用法:七味药研末,用黄酒或米汤调糊,敷于脐部。
方解:鸡冠花、茯苓、车前子清利湿热;白术、荷叶健脾升清阳;红花活血行瘀;陈壁土收湿止带。治疗脾胃虚弱而有湿热下注、白带多病症。
5、带下外敷法
药物:丁香8克,广香3克,吴茱萸4.5克,肉桂5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敷脐,两日换1次。
方解:吴茱萸、肉桂、丁香温化寒湿,制止带下;配以广香温里,以助其祛除寒凝,治疗带下色白,量多清稀、便溏薄、舌淡苔薄、脉沉迟的患者。
图片
十、口疮图片
图片
1、硝黄白矾膏
药物:大黄、硝石、白矾各等份,米醋、面粉少量。
用法:前三味研末,加入米醋,面粉少量,调和制成膏备用。分别敷于患者脐孔和两足心,用纱布或胶布固定。每日1次,敷3~4次可有效。
方解:大黄清热泻火,化湿导滞,引火下行;以硝石、白矾助其药力。诸药配伍,适用于脾胃积热型口疮,症见口疮生于唇、舌或颊内、齿龈等处,为黄白或灰白色的溃烂点,大小不等,有的联结成片,边缘鲜红,有疼痛感,口臭流涎,口渴,尿赤,大便干结,烦躁不安,舌红,苔黄,脉数。
2、吴萸散
药物:吴茱萸适量。
用法:研末敷神阙穴。
方解:吴茱萸善治口疮,为口疮要药。
3、黄柏细辛散
药物:黄柏、细辛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烘干研末,用醋调成膏状,敷神阙穴,胶布固定。
方解:方中细辛专治口疮,辅以黄柏泻火,故可治口疮溃烂、局部黏膜肿痛者。
4、交泰散
药物:黄连、桂心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研散,掺膏贴脐部。
方解:黄连泻心火于上,桂心引火归原于下。原治心火旺于上,不能与肾相交的失眠症。贴脐治疗虚火上炎,口舌生疮之症。
图片
十一、晕车晕船图片
图片
1、风油精
药物:风油精适量。
用法:将风油精数滴滴人肚脐,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封固。
方解:风油精有清凉祛风醒脑之功,可用于晕车、晕船的防治。
2、生姜伤湿膏
药物:生姜1片,伤湿止痛膏1张。
用法:将生姜片放肚脐内,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,乘车船前30分钟贴。
方解:生姜为止呕圣药,辅以伤湿止痛膏祛风活血止痛,则疗效更加显著,故可治晕车、晕船引起的恶心、呕吐、头痛之症。若单用伤湿止痛膏敷脐也可见效。(膏中用丁香、肉桂、白芷、乳香等芳香药物制成,既可温下元,又能辟秽浊,从而提高适应能力,有防治晕车、晕船之效。)
图片
十二、头痛眩晕图片
图片
胡椒百草霜散
药物:胡椒、百草霜各30克,葱白适量。
用法:胡椒研末,加入百草霜混合均匀,贮瓶备用。用时取药末6克,用葱白共捣烂,敷于脐上,用胶布固定。
方解:胡椒辛温散寒止痛为主药,辅以葱白、百草霜助其散寒之功。治疗风寒型头痛,症见头痛时作,痛连项背,恶风畏寒,遇风尤剧,口不渴,苔薄白,脉浮。敷药后,覆被而卧,并食热粥,以助发汗痛止。
图片
十三、缩阳证图片
图片
1、蛋熨法
药物:鸡蛋10个
用法:鸡蛋煮熟留壳,切去一头,留七八分,置患者脐上,蛋冷即换。
方解:缩阳症是指男性生殖器缩入腹里。一般为下元虚寒,命火衰微或受寒受惊所致。鸡蛋甘平而入脾肾二经,有补中益气、养肾益阴之功,故可治脾肾两亏所致的缩阳症。本方用于缩阳症较轻的患者。
2、硫黄吴萸散
药物:硫黄、吴茱萸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烘干研末,加大蒜适量,捣为膏,纱布包裹敷神阙穴,胶布固定,再热敷。
方解:硫黄温肾助阳,吴茱萸暖肾祛寒。合用有温肾祛寒之效,可治下元虚寒所致的缩阳症。
3、加味硫黄吴萸散
药物:白胡椒、硫黄、吴茱萸各适量。
用法:上药研末,加大蒜汁调后敷脐。
方解:吴茱萸、白胡椒温里散寒;硫黄补火助阳。三药合用有祛寒补火之功,故可治命门火衰、阴寒内盛所致的缩阳症。
4、胡椒蒜盐饼
药物:白胡椒3克,大蒜1个,食盐1小撮,冷米饭1小团。
用法:白胡椒研末,大蒜、食盐加入后捣烂拌匀,再加入冷米饭,捏成小圆形药饼,放入笼内蒸熟。贴于脐孔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。
方解:本方具有温肾散寒作用,适用于肾阳不足,阴囊缩皱,睾丸上提,收缩抽搐,小腹冷痛,形寒肢冷,甚则青紫,面色黑,小便清长或失禁,腰膝冷重,舌淡胖,苔白,脉沉迟等症。
图片
十四、汗症图片
图片
1、敛汗丹
药物:朱砂粉0.3克,五倍子15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,用冷开水调为糊,睡前填脐中,上盖纱布/胶布固定,次晨取出,连用2~4次。
方解:“汗为心之液”,心火亢盛则汗液外泄。方中朱砂苦寒,能清心火,安心神;五倍子酸涩敛汗液。二药合用有清心敛汗之功,故可治盗汗,烦热心悸,失眠多梦等症。
2、黄柏散
药物:黄柏2克。
用法:黄柏研末,温开水调糊,敷脐部,1日换药1次。
方解:黄柏苦寒人肾,泻肾火而坚阴,可治阴虚火旺、迫液外溢所致的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等症。
3、止汗丹
药物:生五倍子、明矾各15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备用。每次取药粉2~3克,水调为糊,敷脐中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连用3~5日。
方解:五倍子、明矾均有酸涩收敛之功。二药合用,收涩力强,可治多种类型的自汗、盗汗。
4、独圣散
药物:五倍子粉15克。
用法:香油调成稀糊,涂脐部,胶布固定。
方解:五倍子味酸性寒,能收能涩,为治自汗、盗汗之要药,单味应用即有效,为临床医家常用。五倍子一味敷脐,还可治疗久咳不止、虚喘不宁之症,以及遗精、遗尿、泄泻、妇人白带多等症。另方加枯矾与五倍子相配,更加强收敛止汗之力。
图片
十五、养生美容图片
图片
1、长生延寿丹
药物:人参、附子、胡椒各21克,夜明砂、没药、虎骨、龙骨、五灵脂、白附子、朱砂、麝香各15克,青盐、小茴香各12克,丁香、雄黄、乳香、木香各9克。
用法:上药研末。用面作条圈于脐上,将上药分3份,先取麝香0.15克人脐内,再将1份药末放入面圈内,中插数孔,外用槐皮1片盖于药上,以艾火灸之,待热气透身,患者必倦如醉,灸之5~10壮,见遍身大汗;若不出汗,则为病未除,待5-8日再灸,以遍身出大汗为度。
方解:人参大补元气;附子峻补元阳;乳香、没药、五灵脂祛瘀生新;胡椒、小茴香、木香、丁香温中行气;虎骨强健筋骨;龙骨、朱砂安定神志;夜明砂明目;雄黄解毒;青盐和脏;麝香通达诸窍;白附子祛风痰。诸药合用,补气温阳、和中宁神。正气充,气血通,心神宁则可健身益寿,故为长寿健身之方。
2、四君子散
药物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研末,水调成糊敷于脐中。
方解:人参扶脾养胃,补中益气,作为主药;白术健脾燥湿,扶助运化,茯苓健脾渗湿,炙甘草补中和胃,俱为辅药。四味合用甘温益气,健脾养胃,补而不滞,故可用于久病体虚、倦怠无力、语言轻微、食欲不振、脉细软或沉缓等患者。
3、四物糊
药物:当归、熟地黄、川芎、白芍各等份。
用法:上药研末,水调成糊状敷脐。
方解:此方为血虚者保健之方。当归补血和血,为主药;熟地黄滋阴补血,白芍柔肝养血,川芎活血理气,俱为辅药。四药相伍,补而不滞,调补营血,故可治血虚萎黄、心悸健忘、舌淡、唇甲苍白之症。
脐疗就是通过中医外治的原理,采用不同的药物施治于肚脐,即神阙穴,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,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,以改善机体内脏及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,起到一定的调节机体免疫力,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,最终实现改善人体微循环,达到强身健体、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以上列举了常见的十五种病症共54种脐疗药方,一些是我们老百姓家中厨房的常见调味品,一些是药店中很容易买到的。大家可以记住这些药物和方法,在自己和家人遇到这些身体问题时,不妨试试看,毕竟脐疗对身体不会有毒副作用,比总吃西药身体产生了抗药性强吧。
图片
坚韧 执着积累 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