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3:12 点击次数:128
头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,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,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。其涉及范围很广,如感冒、五官疾惠(如鼻窦炎)、神经性头痛、血管性头痛、三叉神经痛、颈源性头痛、颅内病变及某些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患等均可引起头痛。
中医对头痛的辨证,可分病因病性辨证及经络辨证。
一、病因病性辨证
一般将其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:外感头痛以风邪侵袭为主,又有兼挟寒、热、湿之不同;内伤头痛又可分为肝阳上亢、气血虚、痰湿内阻及瘀血阻滞等几种。
(1)外感头痛:头痛呈急性发作,如椎如刺,痛有定处。风寒头痛常伴有恶寒、发热、肢体疼痛、脉紧;风热头痛常伴发热、口渴、咽痛、脉浮数;兼挟湿邪,则头痛如戴帽,并伴有胸闷、食欲不振、肢体沉重、脉濡、舌苔白腻。
(2)肝阳上亢:头痛呈慢性发作,痛而兼眩,并伴口苦、烦躁、易怒、面红赤或有烘热感,舌质红,脉弦数。
(3)气血亏虚:头痛隐隐而作,头目昏重,神疲乏力,气短,面色无华,喜温恶凉,如遇劳累或用脑过度则加重,休息则减轻,脉细弱,舌质淡,舌苔薄白。血虚甚者常以眉棱骨及两太阳穴疼痛为重,午后尤甚,并伴有心悸、失眠等。
(4)痰湿内阻:头部昏蒙沉重,时而胀痛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腹胀,舌苔白腻,脉滑。
(5)瘀血阻滞:头痛较剧,痛有定处,多呈刺痛、胀痛,夜间尤甚,多伴有外伤史,舌质暗紫,或有瘀点,脉细涩。
二、经络辨证
除根据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治疗外,还可根据经络辨证采用针刺治疗,见效快,疗效显著。根据经络学说,按头痛部位分为三阳头痛和厥阴头痛。
(1)前额痛:主要病在阳明经。以前额部疼痛、眉棱骨痛、眼眶疼痛为主,见于眼、鼻、咽喉疾患,热性病及贫血,包括西医学之眶上神经痛。
(2)偏头痛:主要病在少阳经。常见于耳部疾患、西医学之偏头痛(最常见者为血管神经性头痛,系头部血管功能障碍所致,详见后述偏头痛章节)及神经官能症、颈源性头痛(颈椎增生或损伤致脑供血不足)等。
(3)后头痛:病在太阳经和督脉。见于高血压、脑膜炎、脑部肿瘤、颈椎和软组织损伤、枕神经痛等。若后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和高热、颈项强直,属颅内病变(如脑部肿瘤等),当慎重处理。其中枕神经痛较为常见,是枕神经分布的后头部的疼痛,可向头顶放散,头部活动、咳嗽等可加重,常由受寒引起。在枕神经出口处(风池穴)可有压痛。
(4)头顶痛:病在厥阴经。见于神经官能症(神经官能性头痛为无器质性病因的头痛,常伴见其他神经衰弱症状,如思想不能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失眠等。头痛常集中于头顶或有如戴帽状的重压感)、脑炎、脑震荡等。中医认为肝阳上亢亦常见头顶作痛,并伴有头部眩晕等症。
(5)全头痛:要区别虚实,实邪多外感,虚证则多气血亏虚。
对各种不同原因的头痛,必须注意详问病史、发病急慢新久、头痛时间和伴发症状,并完善有关的检查,做出诊断。针刺治疗头痛效果极佳,如针刺多次无效或头痛继续加重者,应考虑某些颅脑病变,查明原因,及时治疗原发病。
从经络把握是针刺治疗头痛的关键。头部的经络分布详见第二章人体各部之经络分布与循经取穴,另于以下相关各节再个别详述之,以下就各种头痛举出治疗之特效一针。
前头痛
前头痛以前额部疼痛、眉棱骨痛、眼眶疼痛为主,包括眶上神经痛、鼻渊性头痛。眉棱骨痛多为风热之邪袭于经络,气血瘀滞,不通则痛,相当于西医学的筛窦炎、额窦炎所致的眉棱骨部突然疼痛。
眶上神经痛,临床颇为多见,因为疼痛部位在眼眶和额部,并伴有眼球胀痛感,中医称为“头目痛”“眉棱骨痛”。鼻渊性头痛属阳明经头痛,多由鼻渊引起,为感受外邪,邪热上扰闭窍所致。鼻渊以鼻塞、鼻流浊涕以及嗅觉障碍为主症,伴有前额部隐痛、头昏、眠差、记忆力衰退等症,又名“脑漏”,类似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,其发生多由风热之邪壅于鼻窍或肝胆火盛,胆移热于脑所致。
前头痛疼痛部位以前额及眼眶为主。所属经络如下:①足阳明胃经,足阳明胃经循发际至额颅,额颅一带疼痛可取胃经穴位治疗。②膀跳经及督脉,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颠,前额痛及颠顶痛取膀脱经穴位有效。③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颠,连目系,上出额,颠顶涌及额头痛取肝经穴位治疗有效
中医辨证主要区分外感和内伤,外感伤于寒热以太阳经为主,内伤饮食如寒饮上冲或胃热上攻以胃经为主。
常用之特效一针疗法穴位如下:公孙、阴陵泉、中脘、太冲、丰隆、三间、大白、束骨、昆仑、攒竹、迎香、印堂等。下列选出个人常用的穴位加以说明。
公孙
【位置】公孙穴在太白后1寸,当足背第1跖骨与第1楔状骨接合处,即足背骨最高点,取穴时按其高点,向内侧移下,当骨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。
【针法】正坐或仰卧取穴,针尖向脚掌心进针5~8分,针后嘱患者活动头若病久者可留针稍久,留针期间嘱患者每5分钟活动头部30秒~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公孙穴为脾经络穴,脾胃经相表里,故为治疗胃病之要穴。我常用本穴治疗眉骨、鼻骨及前头痛等,皆有特效,止痛极速。公孙为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冲脉,“冲为血海”,对于血管性头痛亦有效。(按:董氏奇穴火菊与公孙穴邻近但贴骨取穴,亦可用,尤适用于久病前头痛者。)
阴陵泉
【位置】阴陵泉穴在膝下内侧屈膝横纹头陷中,即胫骨内侧辅骨直下方陷窝中,平齐胫骨粗隆下缘。(按:董氏奇穴天皇与阴陵泉在同一位置。)
【针法】正坐垂足取穴或平卧取穴,直刺,从小腿内向外刺入,针入5分~1寸。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留针期间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患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阴陵泉为脾经合穴,根据脾胃经表里及“合治内腑”的原则,治疗前头痛及眉骨、鼻骨痛效果极佳。又,本穴在小腿全息分布的最上点,全息与头面对应,这也是治疗头痛有效之原因。(按:针此穴只需要卷裤管,无须脱袜,为我治疗前头痛首选。)
中脘
【位置】中脘穴在脐上4寸,岐骨下至脐间1/2处。
【针法】针入1~1.5寸,可留针30-45分钟,每隔10-15分钟绘针1次留针期间嘱患者每5分钟活动头部30秒~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本穴系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之会穴,八会穴中之腑会,亦为胃之募穴,是治疗脾胃疾患最常用的有效穴位之一。前额系足阳明经循行之部位,前额部头痛习称阳明头痛,多由脾胃病所致。前头痛多兼痰饮,痛时兼昏眩,二目难睁,甚或欲呕,针中脘能健胃祛痰,因此治疗前头痛甚效。又胃之募穴中脘为阳明胃腑经气聚注所在,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脉,针中脘可调理气血,对于气血不足及不和之前额头痛尤有卓效。又中院穴善降上逆之浊气,腑气通顺则头痛遂除。我应用此穴治疗数十例多年之前头痛,往往针2~3次即痊愈。
太冲
【位置】太冲穴位于足大趾本节后2寸,第1、2跖骨骨间腔中。【针法】直刺,从足背向下进针1寸。针人后嘱患者活动头部或做闭眼睁眼动作,动引其气,可立刻止痛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太冲穴为肝经俞穴,五行属土,为木经土穴,疏肝及调理肝牌不和之作用极强,对压力及情绪所致疼痛甚效。又肝主藏血,血虚头痛、肝阳头痛取本穴皆有效。本穴又为肝经原穴,理气活血作用甚强,且肝经“连目系,上出额”,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,本穴治疗以眼眶周围为主的疼痛(亦称眶上神经痛)效果尤佳。如穴位再向后贴近骨缘,即火主穴,针刺效果更佳,往往1针即止痛,并迅速痊愈,盖贴骨治骨,能与肾相应,而有补水润木之功。又据经验,不论前头或头顶之痛,有痛甚则呕现象者,属厥阴头痛,此乃肝经之病及于脾胃,针太冲穴甚效,盖太冲穴性属土,与脾胃亦相关也。
眶上神经痛,临床颇为常见,疼痛部位在眼眶和额部,并伴有眼球胀痛感,中医也称“头目痛”“眉棱骨痛”,太冲穴能疏肝理气,通络活血,有止痛的功效,临床应用一般1次即愈,若反复者可隔日1次,多针几次。
丰隆
【位置】 丰隆穴在外课尖上8寸,或犊鼻下8寸,约当犊鼻与解溪的中点,即髌骨下缘至踝关节横纹之中点平行,距胫骨前缘1横指(1.5寸)。
【针法】直刺1.5寸,针入得气后嘱患者活动头部,可速止头痛。久病则留针30-45分钟,每10-15分钟捻针1次,每5分钟嘱患者活动头部30秒-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《百症赋》说:“强间丰隆之际,头痛难禁”,可见本穴自古即用来治疗头痛。丰隆为阳明胃经之络穴,又为丧会,善于健脾化痰,祛湿通络及调理气血(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),前额及题领处为阳明经所过,经络所及,主治所在,本穴刺血则瘀并治,对于久治不愈之头痛及各种疑难怪病,皆极为有效。本穴治疗伴晕眩之头痛亦甚有效,所谓炎眩头痛,即取丰隆为痰会之。
三间(或大白)
【位置】三间穴在食指之拇指侧,本节之后内侧陷中。
【针法】握拳取穴,直刺1寸,从桡侧向尺侧刺入,针刺得气后令患者头部左右前后活动,可立觉轻松。一般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仍嘱其活动头部30秒~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三间为手阳明太阳经输穴,手足阳明同名经相通,前头为手足阳明经所过,经络所及,主治所在,而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。且头为至高之位,多因风而患病,本穴属木应风,故能治之。又脏腑别通,大肠与肝通,亦能治属风之病,因此亦为治疗头痛特效点,非只前头痛有效,其他头痛亦多能见效。如系多年疼痛,中医认为久病多兼肾虚,本穴再向前贴骨,即大白穴,大白穴位于接近第2掌骨侧,属全息点之头点,刺之效果尤佳。
束骨
【位置】束骨穴在足小趾外侧,本节后陷中,赤白肉际处,即足外侧缘,第5跖骨小头后,骨的下缘。
【针法】直刺1寸,针人后嘱患者每几分钟活动头部,以引针气,下针后可立止头痛。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膀胱经起于睛明,上行至前额,“经过眉头”。束骨为膀胱经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,因此对于本经所过之处的疼痛皆有特效。本穴为膀胱经(水经)之木穴,木与肝相应,与头痛关系密切,本穴有补水润木之效,治疗肝肾阴虚之头痛疗效尤佳。
昆 仑
【位置】昆仑穴在足外踝后侧陷凹中,即当外踝与跟腱中央凹陷部。
【针法】斜刺,针尖对向内踝前缘刺入1寸。刺入穴位得气后,嘱患者摇动头部或皱眉闭眼动引其气,前头及眉校骨痛可立刻缓解。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抢针1次,仍瞩患者摇动头部或皱眉闭眼动引其气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昆仑穴为膀胱经(属水)之经穴(属火),能疏通气血,清利头目,并有补水济火之功,膀胱经行过前头眉校骨旁、头顶以及后头,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,因此能治前额痛。而且昆仑穴正当脚部(从课至跖趾)全息部位之头面点,这也是其能治疗头痛的原因之一。经穴主喘咳寒热,故本穴治疗外感之眉棱骨及头痛尤佳。
偏头痛
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,女性多见,为一种发作性头痛,属于中医学“偏头痛”“头风”等范畴。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半侧头痛,发病与受寒、疲劳、情绪异常波动等因素有关,以反复发作性剧烈头痛为特征,头痛急起剧烈,发病前常有视幻觉、偏盲、唇指麻木等先兆症状,开始时偏在一侧(或左侧,或右侧),以后可扩散成全头痛,同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或发红、眼结膜出血、畏光、流泪、疲倦无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、情绪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消化道症状,呈周期性发作,常在青年起病,数月或数年间经常发作。头痛为搏动性钻痛、钝痛或刺痛,每次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。女性偏头痛多在月经期前后发作明显,体检无异常发现。本病发作时采用针刺治疗,一针即能快速止痛。
颈源性头痛是因颈椎受伤或骨质增生,以及软组织损伤导致椎动脉及其进入枕骨大孔处受压,从而脑供血不足,亦可导致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受压,引起头痛。
偏头以少阳经为主,手少阳三焦经在前,足少阳胆经在后,阳维脉亦行于偏头部,足太阳膀胱经之支脉亦从头顶经偏头至耳上角,故耳上之头痛有时也与膀胱经有关。胃经循颊车,上耳前,循发际,至额颅太阳穴后方,自下关至头维穴耳前额颅属胃经。
偏头痛常用之特效一针疗法穴位如下:足临泣、陷谷、侧三里、四花外、一重、悬钟、丝竹空、风池、太阳、太冲、阳辅、涌泉、翳风、肝俞、膈俞、内关。下列选出个人常用的穴位加以说明。
足临泣
【位置】足临泣在足小趾、次趾本节后陷中,去侠溪1.5寸,小趾、次趾本节后,跖骨上,踝之前陷中取之。(按:在足小趾、4趾缝后有一大横筋,筋上两骨间是足临泣,筋下乃地五会。)
【针法】对侧取穴,即健侧取穴。针人8分~1寸,针入后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,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本穴为足少阳胆经输穴,胆经循行于偏头侧,输穴止痛效果甚好,所以治偏头痛甚效。本穴为木经土穴,治疗与胃有关或木土不和(肝脾不和)、情绪及压力所致之头痛尤其有效。如系久病、则穴位可稍偏后贴骨进针,所谓久病人肾,贴骨进针,则与肾相应,疗效尤佳。本六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于带脉,能疏通经络,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常用六。(按:足临泣治疗偏耳上之偏头痛最有效。)
陷谷
【位置】陷谷在足第2趾外方直上,足第2、3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穴。
【针法】向足心刺或直刺均可,针深1寸。若一侧痛,则针对侧(即健侧),双侧痛,则双侧陷谷均针,针入后令患者活动或按摩太阳穴,可速止头痛。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并按摩太阳穴,或令患者自行活动头部亦可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足阳明胃经“出大迎,循颊车,上耳前,过客主人,循发际,至额颅”,可见侧额太阳穴为胃经循行所过。陷谷穴为胃经输(木)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是治本经疼痛要穴。又陷谷穴为土经木穴,疏肝健脾之作用亦甚好,对于肝郁气滞引起之头痛亦颇有效。
门 金
【位置】门金在足第2趾外方直上,在足第2、3跖骨结合部之前贴骨取穴进针。
【针法】向足心刺或直刺均可,针深1寸以上。若一侧痛,则针对侧(即健侧),双侧痛,则双侧均针,针人后令患者活动或按摩太阳穴,可速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并按摩太阳穴,或令患者自行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本穴在胃经陷谷穴后贴骨,穴在胃经,经络所过,主治所及,故能治偏头痛。除寓有陷谷之木土之性外,因为系贴骨进针,还含有水性,所谓久病人肾,本穴尤其善于治久病之偏头痛,效果较陷谷佳。(按:陷谷及门金治疗偏太阳穴之偏头痛最有效。)
侧三里
【位置】侧三里穴在四花上穴(膝眼下3寸,与足三里平行,贴骨)向外(少阳经方向)横开1.5寸。
【针法】直刺进针,进针得气后景患者轻微活动头部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。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侧三里穴在足三里旁开1.5寸,介于阳明经(土经)与少阳经(木经)之间,善治木土不和之病,对于阳明经及少阳经病变皆有疗效,不论少阳经之偏头痛,还是介于少阳、阳明经之间的太阳穴头痛皆有疗效。对于因的猪所致(木土不和)之情头满,好效无佳。若久病偏正头痛,的有奖员开效就住,蓝久病人肾,且管美法牌得双治,对阳明头痛(前头痛)亦有效,如此双六相轴,疗效尤佳,侧三里六配将关穴可根治多年之各种偏正头痛。
四花外
【位置】 在四花中穴(胃经条口穴上5分)向外(少阳经方向)横开1.5寸。
【针法】直刺进针,进针得气后嘱患者轻微活动头部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一般皆在此穴刺血,效果尤佳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中医认为“久病必有瘀,难病必有瘀”,又说“怪病必有爽,杂病必有痰”,四花外穴位当丰隆附近,痰会丰隆,在此针刺可治痰病,刺血既治痰病,又治瘀血,所谓痰瘀并治。对于偏头痛,尤其是久年偏头痛,病机多呈痰瘀交阻,在此刺血极好,配合四花中穴(条口穴上5分)点刺出血疗效更佳,亦能兼治久年不愈之前头痛。
悬 钟
【位置】 外踝高点上3寸,腓骨后缘处取穴。
【针法】直刺健侧悬钟穴,针深1.5~2寸,进针得气后嘱患者轻微活动头部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,隔日1次。如能力求针感沿足少阳经上行,使针感上达患侧头部尤佳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悬钟穴又名绝骨穴,为足三阳经之大络,足三阳经之病皆能治之。少阳主风,阳明主痰,偏头痛多属风或痰,故针本穴有效。悬钟又系八会穴之髓会,有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效,治面神经麻痹、三叉神经痛、中风后遗症、脑震荡后遗症及脑性麻痹均有显著功效。本穴可疏少阳经气,使经脉通畅,邪无痹阻,通则不痛,足少阳经循行自头至足,循行于侧头、耳目、颈项,根据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的原则,以及“上病下取”之法,治头部病尤其是少阳经所过之偏头痛甚效。
丝竹空
【位置】丝竹空在眉后陷中,即眉梢外侧陷凹处。
【针法】直刺3分,或从前向后沿皮向率谷穴(耳尖直上,入发际1.5寸)方向透刺1-2寸(《玉龙歌》说:“偏正头风痛难医,丝竹金针亦可施,沿皮向后透率谷,一针两穴世间稀”),得气后施以快速捻转手法,强刺激,使针感扩散至半边头部。留针20~30分钟,隔日1次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丝竹空穴能散风止痛,通调三集气机,自古为治头痛名次刺血尤有卓效,以毫针治疗亦甚效,如《通玄赋》说:“丝竹疗头痛难忍。”你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》说:“丝竹头痛不忍,应在风池”,配合风池则有包夹之势,疗效更佳。风池在胆经,又为足少阳、阳维之会,为治风要穴,北援治疗头风(头痛及头晕),为治偏正头痛要穴。丝竹空、风池合用,疗效尤佳,可立止偏头痛,对于其他头痛亦有疗效。
风池
【位置】耳后乳突后方,项肌隆起外侧缘,与耳垂相平之陷凹中。【针法】针刺患侧风池穴,患者俯卧或俯趴于椅背上,斜刺,针尖向对侧眼窝方向刺入,刺5~7分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及阳维脉会穴,为治风要穴,“诸风掉眩”,凡肢体动摇、头目眩晕之症皆可取之。《胜玉歌》《玉龙歌》《医宗金鉴》均指出本穴为治头痛要穴,治疗偏头痛及枕神经痛有即时效果,对于久年痼疾,针3~5次可达长期不发或痊愈之效果。(按:风池穴与丝竹空两穴合用,可立止偏头痛,对其他头痛亦有疗效。对于严重之大面积偏头痛,两穴久留针往往1次而愈。)
内关
【位置】仰掌,于腕横纹上2寸(从腕横纹至肘横纹合12寸,当前臂近端5/6与远端1/6处)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。
【针法】仰掌伸手取穴,直刺1/8寸,从两筋间刺入,针刺得气后令患者头部左右前后活动,可立觉轻松。一般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仍嘱患者活动头部30秒~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内关穴属八脉交会穴,通于阴维,为临床常用要穴。系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,别走手少阳三焦经,理气作用极强,又善治血分病,心包与足阳明胃经相通,阳明经多气多血,因此本穴调理气血作用甚强。手足同名经相通,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,与足厥阴肝经相通,为治疗(肝)风及痰火(心包与痰火相关)要穴,对于阳明经所过之前头痛与偏头痛甚效,尤擅治爽火肝风以及血管神经痛。
太阳
【位置】在颞部,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。
【针法】 视青筋用三棱针点刺同侧太阳穴,使出血,然后迅速将头侧翻。向下滴血,双侧各出血20~30滴。每隔7-10天点刺1次,轻者1~2次即愈,重者2-3次可愈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本六系经外奇穴,为足少阳及足阳明交会之处,又有手太阳及手少阳经脉分布周围,少阳主偏头,故对于偏头痛有疗效。新病多属风,或为风热,或为风寒,刺血皆能散之;若系久年偏正头痛,《黄帝内经》言“宛陈则除之”,久病入络,则更非刺血不足以速愈或根治。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能起到疏风通络、祛邪散滞之效,往往1次而愈,重者2~3次亦可愈。我以太阳点刺出血治疗久年头痛(多例病程超过20年),皆在3次以内治愈。
头顶痛
督脉循行于头顶正中线,故督脉穴位能治头顶正中线痛。督脉两边(距中央1.5寸)为膀胱经,左右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顶相交,故头顶痛亦可取膀胱经穴位治疗。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交会于颠顶,肝经穴位亦能治颠顶痛。对于头顶痛之治疗取穴以上述三条经脉腧穴为主。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经别也到达头顶,开发个软件多少钱有时取此二经之穴位亦有效。
头顶痛常见于脑炎、脑震荡、神经官能症(神经官能性头痛为无器质性病因的头痛,常伴见其他神经衰弱症状,如思想不能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失眠等,头痛常集中于头顶或有戴帽状的重压感)等,中医认为肝阳上亢亦常见头顶作痛,并伴有头部眩晕等症。
头顶痛常用之特效一针疗法穴位如下:束骨、涌泉、太冲、后溪、至阴、列缺。
束骨
【位置】足小趾外侧,本节后陷中,赤白肉际处,即足外侧缘,第5跖骨小头后,骨的下缘。
【针法】先针一侧(一般男左女右),直刺1寸,针人后嘱患者每隔几分钟活动头部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顶痛,若效差可再加另一侧(以下各穴均同)。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历代医家喜用涌泉穴治疗头顶痛,取天顶对地门之对应关系,亦有人认为头顶痛为阴头痛(肝经上至头顶),而喜针太冲,孰不知束骨穴治疗头顶痛效果尤佳。膀胱经循至头顶,并贯入脑内,膀胱经腧穴可治疗头顶及脑部疾患,束骨为膀胱经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故可治头顶痛。又本穴为膀胱经(属水)之木穴,穴性与时间气相求,针之有补水润木之功,综上,束骨穴治疗头顶痛,从经络、五行来说,皆有特效。
涌 泉
【位置】在足底部,约当足底2、3缝纹起始处至足跟连线之前1/3与后2/3交点。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即为涌泉穴。
【针法】刺入8分,针入后瞩患者每隔几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本穴为肾(水)经井(木)穴,针此穴能补水润木,治水不涵木之头顶痛。此外,头顶与脚底对应亦系针刺有效之原因,如《肘后歌》说:“顶心头痛眼不开,涌泉下针足安泰。”古人亦多针刺此穴治疗头顶痛。
太冲
【位置】《医宗金鉴》曰:“从行间上行二寸许,足跗间动脉应手陷中。”取穴可从中路趾、次趾之间,循歧缝上压,压至尽处是穴,与董氏奇穴火主相合。
【针法】针入1.5寸,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太冲为肝经原穴,治疗本经病变疗效甚佳。肝经上人颃颗,连目系,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,故头顶痛、颅内痛皆可取本穴治之。又本穴亦为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治疗疼痛疗效甚佳。从太冲透涌泉,有补水润木之功,可加强疗效。肝经与月经关系密切,故治疗妇人行经时之头顶痛及其他头痛效果尤佳,往往1~2次即愈。
后 溪
【位置】在手掌尺侧,微握拳,当小指本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。【针法】直刺,握拳从外侧向内侧进针,针5分~1寸。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(木)穴,手足太阳经相通,经过头顶两劳,本穴为八法交会穴之一,与督脉相通,督脉通过头顶正中线,故可治头顶痛。本穴五行属木,与肝(属木)跃阴相应,对于跃阴之头顶痛有效。又本六为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治疗疼痛效果甚好。综上,本六可治疗头顶痛及后头痛(太阳经亦经过后头)。
至 阴
【位置】在足小趾外侧,距趾甲角旁1分处。
【针法】 用毫针直刺1~2分。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至阴六为膀胱经井穴,是太阳经的“根”穴,有疏通经络、调整阴阳、清头明目的作用,对于头面各病皆有疗效。《肘后歌》说:“头面之疾针至阴”,至阴穴治疗头痛效果极佳,尤适用于膀胱经循行之头顶及后头痛。
列 缺
【位置】两手虎口交叉,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之上,当食指尖到达之处,筋骨陷是穴。
【针法】用毫针刺列缺穴,斜尖向肘部皮下斜刺5分~1寸,得气后嘱患者前后、左右略摇动头部1分钟,久病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再嘱其活动头部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列缺自古为治偏正头痛之要穴。《兰江赋》说:“头部痛,须寻之。”本穴为八脉交会穴,通于任脉,又为肺经络穴,肺主气,络穴善治血脉病,因此本穴气血皆调,而有调治多种病症的功效。由于手太阴经经别合于阳明经别,而手阳明经循行于颈项部位,因此头顶痛针刺该穴有效。本穴在前臂全息点之最上部,对应于头部,亦是治疗头痛有效之原因。
后头痛
后头两边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,正中以督脉为主,阳维脉亦至后头风府处,后头痛主要责之于太阳经和督脉,针刺膀经之束骨穴治疗后头痛最效。后头痛常见于高血压、颈椎和软组织损伤、枕神经痛等,亦见于脑膜炎、脑部体瘤。若后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和高热、颈项强直,属颅内病变(如脑都肿瘤等),宣慎重处理。后头痛以枕神经痛较为常见,可向头顶放散。由感冒受来定者,当头部活动、咳嗽时疼痛可加重。后头痛在枕神经出口处(风池穴)一般有压痛。
后头痛常用之一针疗法穴位有束骨、昆仑、后溪、至阴、风池等。
束骨
【位置】在足小趾外侧,本节后陷中,赤白肉际处,即足外侧缘,第5跖骨小头后,骨的下缘。
【针法】直刺1寸,针人后嘱患者每几分钟活动头部,以引针气,下针后可立止头痛。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后头为膀胱经及督脉循行所过,膀胱经挟督脉,《标幽赋》云:“泻络远针,头有病而脚上针”,远取束骨穴治疗后头痛有特效。束骨为膀胱经之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,因此对于本经所过之处的疼痛皆有特效。且本穴为膀胱经(水经)木穴,针之有补水润木之效,因此无论从经络、五行还是穴性来说,束骨穴都是治疗后头痛的特效穴。
昆 仑
【位置】昆仑穴在足外踝之后侧陷凹中,即当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。
【针法】斜刺,针尖对向内踝前缘而入。刺人穴位得气后,嘱患者摇动头部或皱眉、闭眼动引其气,痛可立止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昆仑穴为膀胱经(属水)之经穴(属火),能疏通气血,清利头目,并有补水济火之功。膀胱经循行过前头眉棱骨旁、头顶以及后头,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,因此能治后头痛。且昆仑穴正当脚部(从踝至跖趾)全息部位之头面点,这也是其能治头痛的原因之一。
后溪
【位置】在手掌尺侧,微握拳,当小指本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。
【针法】直刺,握拳,从外侧向内侧进针,针5分~1寸。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(木)穴,手足太阳经相通,经过后头两旁,且为八脉交会穴之一,与督脉相通,督脉经过后头中央,因此可洽疗后头疾患。又本穴为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治疗疼痛最具效果。综上,针刺后溪穴治疗头痛(后头痛)效果甚好。
至 阴
【位置】 在足小趾外侧,距趾甲角旁1分处。
【针法】用毫针直刺1-2分,得气后哪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。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膀脱经挟督脉,行经头顶及后头,至阴穴为膀胱经井穴,系阳阳交会、气血流注的终点和起点,有疏通经络、调整阴阳、清头明目的作用。另外,膀胱经“结”于头面,“根”于至阴,根结相应,《标幽赋》曰:“泻络远针,头有病而脚上针。”《时后歌》说:“头面之疾针至阴。”针刺至阴穴治疗头面各病皆有疗效,尤其是治头痛效果极佳,对于膀胱经所挟及所行之头顶及后头痛皆极有效。(按:由于井穴对应头顶,后头合并头顶痛者,针此穴甚效。)
风池
【位置】耳后乳突后方,项肌隆起外侧缘,与耳垂相平之陷凹处。【针法】患者俯卧或俯趴于椅背上,斜刺,针尖向对侧眼窝方向刺入,刺5-7分。用少提插、多捻转的手法,使患者有明显的酸、麻、胀感,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每隔10分行针1次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及阳维脉之会,顾名思义,为治风、镇定要穴。《伤寒论》说:“太阳病……不解者,先刺风池、风府”,足证太阳病亦得用之。《胜玉歌》《玉龙歌》《医宗金鉴》均指出本穴为治头痛要穴,对于枕神经痛能取得即时效果,久年痼疾针3~5次可达到长期不复发或痊愈之效果。(按:后头合并偏头痛,针此穴甚效。)
偏正头痛
偏正头痛一般包括前头痛及偏头痛,也有人认为为整个头痛,目前多以前者为是。偏正头痛之特效一针包括以下穴位:耳尖、列缺、太渊、风池、太阳、中渚、三叉三、三间、大白。
列 缺
【位置】在腕横纹上1.5寸,左右两手虎口相交叉时,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之上,当食指尖到达之处,筋骨陷是穴。
【针法】治疗头痛时一般用截法,斜尖向太渊穴皮下针刺5分~1寸,得气后嘱患者前后、左右略摇动头部1分钟,久病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再嘱其活动头部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列缺为四总穴之一,自古为治偏正头痛之要穴。《灵光赋》说:“偏正头痛泻列缺。”《四总穴歌》说:“头项列缺寻。”《席弘赋》说:“列缺头痛及偏正,重泻太渊无不应。”《兰江赋》说:“头部痛,须寻之。”列缺为肺经络穴,别通大肠经,为八脉交会穴,通于任脉,可治肺、大肠、任脉有关疾病。又络穴善治血脉病,本穴在肺经上,肺主气,因此本穴气血皆调。肺与膀胱通,膀胱经经过头顶及前额、后头,又贯入脑中,列缺位置在前臂全息点之最上部,对应于头部,故治偏正头痛有效。
太渊
【位置】掌后内(拇指)侧横纹头,仰掌,按其陷凹中有脉搏动处之外侧即是穴。
【针法】直刺,从掌侧面向背侧面刺入,深3~4分。有针感后嘱患者前后、左右略摇动头部1分钟,久病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针1次,再嘱其活动头部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太渊穴自古为治偏正头痛要穴。太渊为脉会,普治血脉病,又在肺经上,为肺经输土穴,理气作用甚好,善调气血。又本穴在前臂之前端,全息分布与头部对应。综上,太渊穴治疗偏正头痛效果显著。
风池
【位置】耳后乳突后方,项肌隆起外侧缘,与耳垂相平之陷凹处。【针法】针刺患侧风池穴,患者俯卧或俯趴于椅背上,斜刺,针尖向对侧眼窝方向刺入,刺5~7分。用少提插、多捻转的手法,使患者有明显的酸、麻、胀感,留针30分钟,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针1次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风池穴为三焦经、胆经、阳跷脉之会,为治风、镇定要穴,举凡“诸风掉眩”,即肢体动摇、头目眩晕之症皆可治之。《胜玉歌》《玉龙歌》《医宗金鉴》指出本穴为治头痛要穴,对于偏头痛及枕神经痛均能取得即时效果,对于痼疾,针3~5次可达到长期不复发或痊愈之效果。本穴亦治疗感冒头痛。
太 阳
【位置】在颞部,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。【针法】视青筋用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穴,使出血,然后迅速将头侧意向下滴血,双侧各出血20~30滴,每隔7-10天点刺1次,轻者1~2次明重者2~3次可愈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本穴系经外奇穴,为是少阳及足阳明交会之处,又有用及手少用经脉分布周围,阳明主前头,少用主确文,做对于前头痛及偏头痛皆有疗效。新病多属风,或为风热,或为风寒,刺血皆能散之;若系久病之偏正头痛,《黄帝内经》言:“宛陈则除之”,久病入络,非刺血不足以速愈或根治,数十年之严重头痛,往往1次而愈,重者2~3次亦可愈。(按:偏正头痛,当然以太阳刺血最为特效,尤其是多年久病,多有瘀血,刺血痊愈最快。)
中渚
【位置】在手背第4、5掌骨间,指蹼缘(液门穴)后1寸处。
【针法】握拳,直刺5~6分深,用捻转提插强刺激手法,有针感后嘱患者前后、左右略播动头部1分钟,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转1次,再嘱其活动头部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中渚为三焦经之输木穴,输穴专治疼痛,故本穴有疏通经气、止痛的作用。少阳主偏头,阳明主前头及太阳穴附近,本穴位于少阳经,与土相应,对阳明及少阳头痛(前额及两侧痛)皆有效果。
三叉三
【位置】手背第4、5指指缝(歧骨)间陷中为液门穴,旁边筋下骨旁为三又三穴。
【针法】握拳取穴,避开浅静脉,沿筋下贴骨间隙进针1~1.5寸,局部可有酸、麻、重、胀感,有针感后嘱患者前后、左右略摇动头部1分钟,留针30分钟,每10分钟捻转1次,再嘱其活动头部1分钟。先刺一侧,多见效,如不见效可于10分钟后加刺对侧三间或大白,头痛随即减轻或消失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三叉三穴治疗由感冒、鼻窦炎、神经衰弱、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各种头痛。有人用液门穴治疗亦有疗效,盖液门系手少阳三焦经之荣穴,蒙主热病及外感病,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荥输主外经”,能清热泻火,祛风定痛。本穴紫临液门,除有液门之功效外,贴筋与肝及风相应,贴骨与肾及寒相应,针1寸达中渚穴(属土),与脾及湿相应,同时也有中渚之功效,因此针刺三叉三穴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头痛效果显著,配三间或大白疗效尤佳。三叉三穴也善治五官各病。
三间(或大白)
【位置】 三间穴在食指之桡侧,本节之后内侧陷中。
【针法】 握拳取穴,直刺1寸,从烧侧向尺侧刺入,针刺得气后令愿者在右,前后活动头部,可立觉轻松。二般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仍嘱其活动头部30秒~1分钟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三间为手阳明大肠经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为治痛最常用之穴位。且头为至高之位,多受风而患病,本穴属木应风,故能治之。又脏别通大肠与肝,亦能治风。三间穴为治疗头痛特效穴位,非只治前头阳明头痛有效,治其他头痛亦多能见效。如系多年疼痛,中医认为久病多兼肾虚,本穴再向前贴骨,即大白穴,以骨治骨,且大白穴接近第2掌骨侧,属全息点之头点,刺之效果尤佳。
耳 尖
【位置】在耳轮之外缘最高点。
【针法】用三棱针刺出血,或用血糖仪之采血片在耳轮之外缘最高点轻轻点刺即能出血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由于太阳经循行至耳上角,少阳经绕耳,在此点刺能治太阳经及少阳经所过之前额、偏头、头顶等部位疼痛。又太阳主表,少阳主风,因此本穴善治表证及风证,对于感冒引起的偏正头痛更为适宜。
颅内痛
督脉属脑,足太阳膀胱经络脑,足阳明胃经的经别循目系,入络脑,足阴肝经与督脉会于颠,因此督脉、肝经、膀胱经、胃经穴位均能治颅内痛。颅内痛常用之特效一针穴位有束骨、涌泉、太冲、至阴。
束 骨
【位置】足小趾外侧,本节后陷中,赤白肉际处,即足外侧缘,第5跖骨小头后,骨的下缘。
【针法】针刺双侧束骨穴,直刺1寸,针人后瞩患者每隔几分钟活动头部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顶痛。留针30分钟,每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历代医家喜用涌泉穴治疗头顶痛,取其天顶对地门之对应关系,亦有人认为头顶痛为厥阴头痛(肝经上至头顶)而喜针太冲,孰不知来有次治疗头顶痛效果尤佳,膀胱经循经头顶,并贯入脑内(颅内),经络与头顶及脑都有关,束骨为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。又本穴为膀胱经(属水)之木水我性木与肝同气相求,针之有补水润木涨肝之功。治疗头顶痛,从经络、五行说、皆允为特效。
涌 泉
【位置】在足底部,约当足底2、3趾缝纹起始处至足跟连线之前1/3与后2/3交点,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,即涌泉穴。
【针法】刺入8分,针入后嘱患者每隔几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本穴为肾(水)经井(木)穴,木与肝相应,盖头顶痛、颅内痛皆与肝肾有关。又此穴能补水润木,有滋补肝肾之意,此外,头顶与脚底对应亦系针刺有效之原因。《肘后歌》说:“顶心头痛眼不开,涌泉下针足安泰。”古人亦多用此穴治疗头顶痛及颅内痛。
太冲
【位置】太冲穴取穴见《医宗金鉴》记载:“从行间上行二寸许,足跗间动脉应手陷中,取穴可从跟趾、次趾之间,循歧缝上压,压至尽处是穴。”如此则与氏奇穴火主相合。
【针法】针入0.5寸,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针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太冲为肝经原穴,治疗本经病变疗效甚佳。肝经上入顽颖,连目系,上出额,与督脉会于颠,故头顶痛、颅内痛皆可取本穴治之。又本穴为输穴,“输主体重节痛”,治疗疼痛疗效甚佳。从太冲透涌泉,有补水润木之功,可加强疗效。
至阴
【位置】在足小趾外侧,距趾甲角旁1分处。
【针法】 用毫针直刺1~2分。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活动头部30秒,以引计气,针下后可立止头痛,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针1次,捻针时活动头部。
【解析与经验】 膀胱经挟督脉,行经头顶及后头,并循头顶,贯入脑内,的将与头顶及脑都有关。至阴穴为膀胱经井穴,系阴阳交会、气血流注的终点和整点,有疏通经络、调整阴阳、清头明目的作用,且膀胱经“结”于头面,千至阴,根结相应。刺此六正与《标幽赋》“泻络远针,头有病而脚上针”又《射后歌》说:“头面之疾针至阴”,远取至明穴治疗头面各病皆有疗发,对于膀胱经所挟及所行之头顶、后头及头内痛皆极有效。
本章小结
治疗头痛时,根据部位选择任一特效穴位针刺多能见效,两穴合用则疗效更佳,选穴时多采用远近结合的方式。根据我个人数十年之经验,治疗各种头痛一般选远处穴位针刺为主,尽量不针局部穴位,然后施以动气针法,让患者活动痛处,疗效既快且好。
前额痛,以远取脾经(与胃经相表里)的公孙或阴陵泉为佳,其次取手阳明经的三间,近则可取印堂或攒竹,对限、鼻、咽喉和热病所引起的头痛皆有效,《通玄指要赋》说:“脑昏目赤,泻攒竹以偏宜。”印堂在正全息分部中与肺相应,尤适用于外感所致之热病及前额痛。攒竹及印堂可留针,或稍施以强刺激不留针,与前述穴位形成牵引。
偏头痛,近取太阳穴刺血最佳,远取足临泣治疗偏于耳上之偏头痛最有效,陷谷及门金治疗偏于太阳穴之偏头痛最有效。近取可针刺悬颅穴,沿皮向两侧透刺,《百症赋》说:“悬颅、颔厌之中,偏头滴止。”虽《百症赋》如此说,但我近取一般以风池穴或丝竹空一穴为主,风池与丝竹空两穴合用,可立止偏头痛,对于严重之大面积偏头痛,两穴可久留针,往往一次而愈。
后头痛,以远取手足太阳之输穴束骨和后溪为佳,近取天柱等穴。《灵枢·厥论》说:“头痛,项先痛,腰脊为应,先取天柱,后取足太阳。”《标幽赋》说:“头风头痛,刺申脉与金门”,二穴均属足太阳,也善治后头痛。我个人最常用束骨穴,刺之可立止后头痛。
头顶痛,以远取涌泉、太冲为多,这是上病下取法,《肘后歌》说:“顶心头痛眼不开,涌泉下针足安泰。”我个人则常取束骨以补水润木,疗效亦佳。近取则可针百会,有时取内关,取手足厥阴同名经相通、养心平肝息风之效。
一般头痛均可取三间(属全息点之头点,因此亦为治疗头痛特效点)、列缺(“头项列缺寻”)或太渊(为脉会,在肺经,气血皆调,又为全息头点),《席弘赋》说:“列缺头痛及偏正,重泻大渊无不应。”或取风池、合谷,《玉龙歌》说:“偏正头风有两般,有无疲饮细推观,若然痰饮风池刺,倘无痰饮合谷安”,这就是说偏正头痛若有痰可针风池,无痍则针合谷。《指要赋》说:“风伤项急,始求于风府;头晕目眩,要觅于风池。”足见风池、风府对头部病症有重要治疗作用。
对于全头痛,不要前头一针、后头一针、偏头一针如此堆积取穴,可根据前证取列缺、太渊或风池、合谷。根据我的经验,大白(或三间)及三叉三(或浪门)皆能治之,两穴合用见效更快,我将其命名为“头痛杨二针”。
顽固性头痛或多年头痛(含偏正头痛)多有瘀血,可在太阳穴或耳尖、耳背发放血,达到根治效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